我国74%受访者表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

2012年12月20日14:56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电信传媒监管机构Ofcom官方网站最新发布的“全球通信市场报告”指出,中国有74%受访者表示,因特网是他们获取新闻的渠道,美、英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0%和38%;英美两国分别有48%和38%的受访者选择电视作为其获取新闻的渠道,而中国的比例则为22%。显然,相较于美英两国,因特网在中国已成为更为重要的新闻渠道。

  为了完成这份国际通信市场报告,Ofcom在九个国家发起了网上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确认消费者在通信领域的消费金额,以及他们对相关服务或者产品的态度。参与本次调查的九个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中国。而根据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中国与其他八个国家存在一些很明显的差异。本报告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章节划分,分别在不同的章节对电视和视频、广播与音频、互联网与一些基于网络的内容、电信与网络以及邮递业务进行了介绍,报告将对以上几个具有代表性通信行业的差别进行解释。

  在本章涵盖的指标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来自中国的参考数据统计出来的。为了尽可能地解释这些差异,并减少重复的章节内容,报告选择了通过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报告将通过四幅图表来解释对来自中国的这些数据差异的思考,在这些图表中,报告将中国与目前最大的通信市场——美国进行了对比,然后又将中国与英国进行了对比。

  存在的差异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如下所示:

  1)与其他市场相比,由于本身存在的人口、经济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原因,中国存在较大的抽样差异;

  2)不同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以及态度;

  人口和经济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人口总数多达13亿。因此,中国的人口组成是非常多元化的——中国有56个众所周知的少数民族,14种主要语言,而方言的种类则多得数不胜数。中国拥有的领土很辽阔,地理差异性也相当大,这一大片土地被分成了31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

  由于上述的原因,中国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东部的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就业人数(48.5%)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53.1%)中占到了较大的比例;而由于人口等原因,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的发展不如东部这些省份。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

  家庭收入水平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从中国整体水平而言,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调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8,400美元(折合5,300英镑)。不过,具体到个人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居民比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年收入高出2.5倍左右,在使用基尼指数的137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27位,而美国排名第42,英国排名第91。越高的基尼指数排名意味着,收入分配水平越不平等。从中国的整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8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服务的提供与使用

  富余和贫困阶层之间的差异被部分地反映在通信服务的提供上。对运营商而言,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意愿明显要低。这种基础设施的缺乏往往是由该地区较低的收入水平造成的——譬如那些位于山区和沙漠地区的西部省份,这些地区往往位于农村。反过来,这种基础设施的缺乏又造成人们获得相同通信服务的代价要更昂贵。如此的恶性循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又造成了进一步的抑制。

  因此,中国固定网络的基础设施也因地而异。在大城市,各大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推出了光纤宽带服务。然而,大部分地区的宽带连接仍然是相对较慢的,并且很多都还是基于DSL。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够使用上宽带网络。

  很多的中国公民并不拥有个人电脑,五个中国人中也许只有两个人能够接触到互联网。在2011年年底,中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用户仅为1.36亿。这表明,82%的中国农村人口没有使用互联网。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农村互联网用户仅占到了在线人口的26.5%。

  与此相应的,中国的宽带使用率也是较低的:在中国,每100个家庭中只有39个拥有固定宽带连接(在美国,这个数目是76,而在英国是77)。中国较低的宽带使用率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地区没有电话线——不过这个情况在中国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在某些中西部省份,每100个人中只有不到70个人拥有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都统计在内);然而就全中国而言,这个相应的数值是86.26。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通信用户消费者主要以移动电话为主。2011年,中国地区的手机出货量为2.91亿部。当年年底,在中国移动连接用户多达9.86亿个,这部分用户在2006到201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3%。在中国,97%的电话量都是由移动电话发起的。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英国由固定电话发起的电话量要远远超过中国;另外,英国只有52%的电话量是来自移动电话。

  在中国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庞大以及人口的多样化,在中国开展一份调查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此次的研究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说,我们的调查问卷被翻译成中文普通话,这就使大概30%的人口(这些不说普通话的人)很可能被排除在外。

  我们只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开展了调查。与在其他国家进行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时需要尤其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的同时,不能看成是完全对等的状态。

  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主要是城市中拥有较高收入的一部分群体,也许有可能是早期的技术使用者。在中国,89%参与我们调查的消费者年龄都小于45岁。与从其他国家收集到的数据相比,中国受访者在我们的样本中不属于“典型的”更广泛的人群。

  也正因为如此,来自中国的一些调查结果看起来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我们下面研究的案例中也会强调这一点。

  在中国获得的研究结果

  接下来,我们将从四个图表来说明在中国、英国和美国消费者研究之间出现的差异,每一个图表都是来自相应的市场版块,表格中也包含了消费者调查的内容。

  案例一:设备拥有率

 图1

  图1中显示出了相应设备的拥有率,其中智能手机的(81%)、笔记本电脑(78%)、平板电脑(41%),数据显示,中国人群拥有这些电子产品的比例都要高于英国和美国。然而,由于在英国和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中国,所以假如将中国的全部消费者都考虑进来然后重新进行数据统计的话,中国的这些设备的使用率就可能要比美国和英国要低一些了(我们假设那些拥有这些设备,但是却没有拥有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

  在中国开展的消费者研究可能更多的反映出的是,年轻的中国富裕阶层对这些最新的消费类设备的追捧。中国现在是苹果的第二大销售市场,苹果是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的制造商。在中国,有线电视的使用用户也在迅速增长,每年增长率都超过678%,但是这部分用户的基数很小。

  案例二:首选的通信方式

图2图2

  图2表明,在中国,人们与朋友和人家进行沟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通过电话进行语音通话。与此相反的是,在英国和美国,面对面的沟通是比较受欢迎的。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偏好。不过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我们的受访者的年纪较年轻造成的。在我们开展的消费者研究中,在不同国家中的年轻受访者都更加倾向于使用移动电话进行沟通。此外,移动网络在城市地区的覆盖率较高(城市也是中国因特网用户更多的地区),这也可能促进了移动电话的使用。

  案例三:对伦敦2012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报道

图3图3

  在图3中显示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消费者主要通过个人电脑去了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相关报道。不到1/4的中国受访者表示,预定的电视节目是他们最大的消息来源。

  同样,我们几个参与比较的国家样本之间的差异,似乎也解释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对游戏的消费差距。在我们得自中国的调查样本中,有更大比例的一部分消费者属于早期的因特网使用者,并且他们也更加热衷于使用更新的技术去玩游戏,譬如说使用手机(11%)和使用平板电脑(3%)。

  然而,时间也许会对人们观看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这种全球性现场活动的观看习惯产生影响:在中国,很多活动都是在当地时间的晚上进行的,所以选择在第二天早上通过网络来收看赛事内容,可能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其次再是观看现场直播。

  案例四:通过平台消费新闻

图4图4

  我们通过类似的观察方法研究出了中国人的主要的新闻来源,如图4所示。根据我们的消费者调查,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因特网在中国似乎比在美国和英国的地位更加重要,电视对中国人来说,重要性还是要低于因特网。同样,这也可能与我们所调查的样本组成有关系,在我们选择的人群样本中,年轻化的群体以及技术爱好者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不过还有一些证据可以表明,在中国人们更加倾向于消费在线的新闻消息:中国的5大新闻网站中的4个只对消费者提供网络服务,而不提供报纸、广播或者新闻机构等多元化的消息渠道。在美国的5大新闻网站中, 只有3个仅提供网络服务,其它都有多元化的服务方式,而在英国仅提供网络服务的新闻网站仅有1个。这也反映出来我们调查的结果,大多数的英国受访者表示,电视是他们的主要的新闻来源,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斯年)

(编辑:SN05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马布里27分北京胜 亚冠球队引援无优惠
  • 娱乐《甄嬛传》密集重播轰炸荧屏 网友哀嚎
  • 财经肯德基曾发现抗生素超标 隐瞒未召回
  • 科技透视刀尖上的诺基亚:不成功便成仁
  • 博客倪萍:帮我找出租司机 十大网络流行语
  • 读书平型关大捷红军为何抓不到一个日军俘虏
  • 教育福建一中学开设“淑女班”遭质疑(图)
  • 育儿私立园主丈夫2次强奸猥亵女童获刑6年